旗下網站

百科知識庫

報道公司事件 · 傳播行業動态

“撒币”直播答題——平台和(And)玩家,誰是赢家

發布日期:2018-01-15    發布者:高小生(Born)

  最強男網紅思聰同學在(Exist)1月3日發布微博,宣布每天發10萬獎金,“我(I)撒币,我(I)樂意”,正式宣告“撒币大(Big)戰”的(Of)直播答題新風口出(Out)現。

  

 

  不(No)到(Arrive)十天時(Hour)間,“百萬英雄”(每場100萬),“芝士超人(People)”(每場101萬),“百萬赢家”(每場200萬)就相繼接過了“最撒币”的(Of)棒子。在(Exist)此還是不(No)得不(No)佩服“國(Country)民老公”的(Of)商業頭腦:所謂“第一(One)個(Indivual)把女人(People)比喻爲(For)花的(Of)是天才,第二個(Indivual)是庸才,第三個(Indivual)是蠢材”,一(One)個(Indivual)簡單的(Of)idea,一(One)條微博,迅速打開了一(One)個(Indivual)億元級别的(Of)燒錢大(Big)會——了解互聯網巨頭的(Of)都清楚,目前投身燒錢的(Of)今日頭條、映客直播、360等等,至少都是百億估值的(Of)主兒,這(This)一(One)波的(Of)燒錢比拼,一(One)定能持續很長時(Hour)間。

  當然,直播答題也不(No)是思聰的(Of)創新。

  知識問答,一(One)直都是綜藝節目中一(One)個(Indivual)非常堅挺的(Of)類别:從《幸運52》到(Arrive)《開心辭典》,再到(Arrive)《一(One)站到(Arrive)底》,雖然它們不(No)易登上收視榜首,卻非常穩定,而且從來(Come)不(No)乏優質産品。廣東的(Of)朋友,更是早在(Exist)90年代就能看到(Arrive)同類鼻祖——《百萬富翁》在(Exist)香港本港台的(Of)引進。

  

 

  而直播答題模式則是去年由一(One)個(Indivual)名爲(For)“HQ”的(Of)APP創造,并輕松掀起了答題節目的(Of)狂潮。

  隻要(Want)看過知識問答節目的(Of)人(People),少不(No)免浮現過“這(This)都不(No)懂,讓我(I)去試試就好了”的(Of)想法。憑借“自己聰明的(Of)大(Big)腦”來(Come)赢取獎金,多麽誘人(People)!而邀請朋友加入獲得複活機會的(Of)設計,更是省下了不(No)知道多少的(Of)營銷費用(Use)。這(This)一(One)切僅須在(Exist)現有的(Of)直播技術上進行一(One)點點的(Of)改造。

  “HP”上線4個(Indivual)月做到(Arrive)了40萬同時(Hour)在(Exist)線,這(This)實在(Exist)算不(No)得什麽——根據不(No)完全統計,“百萬英雄”的(Of)同時(Hour)在(Exist)線已經輕松超過了250萬,而且每一(One)場都在(Exist)刷新自己的(Of)最高紀錄。

  

 

  周鴻祎在(Exist)怒砸千萬入局這(This)場大(Big)戰以(By)後,曾經這(This)樣評論這(This)個(Indivual)新風口:“這(This)是網絡直播裏面一(One)股清流,一(One)股正能量。這(This)與現在(Exist)完全娛樂緻死東西相比,肯定是更具備正能量。”他(He)還認爲(For),這(This)是全民受益的(Of)好事,政府應該大(Big)力提倡。

  商業實質:“花小錢買大(Big)流量”

  從商業角度來(Come)說,“撒币”的(Of)主兒們,其實做了件穩賺不(No)賠的(Of)買賣。

  “沖頂大(Big)會”目前每天3場,最高獎金20萬的(Of)撒币速度,已經顯得非常小氣了。

  

 

  △百萬英雄的(Of)節目單,除此以(By)外,11:00、23:00還各有一(One)場

  百萬英雄目前每天總獎金高達700萬元,而且這(This)僅僅是上線不(No)到(Arrive)1個(Indivual)月的(Of)試水階段——這(This)速度比2017年燒錢霸主共享單車有過之而無不(No)及。

  但是這(This)種燒錢的(Of)方式也得到(Arrive)了非常好的(Of)回報:1月3日-7日,百萬英雄的(Of)載體,“西瓜視頻”APP的(Of)安裝量從173.9萬上升到(Arrive)1613.09萬。新增的(Of)1400萬安裝量,以(By)目前最低的(Of)20元/台的(Of)新增獲客成本來(Come)算,價值2.8億元。

  而且,每天10場,每場半小時(Hour)的(Of)播放時(Hour)間,這(This)創造的(Of)200多萬的(Of)同時(Hour)觀看數量,已經達到(Arrive)了省級電視台的(Of)級别。這(This)種觀看的(Of)質量是極高的(Of),業内稱爲(For)“變現能力極強”。換句話說,節目之中每一(One)句廣告,都被所有在(Exist)線的(Of)觀衆認真咀嚼過,這(This)将受到(Arrive)廣告投放商的(Of)高度歡迎。

  由此看來(Come),答題直播的(Of)商業模式是非常簡單粗暴的(Of)——以(By)獎金和(And)參與機會作(Do)爲(For)誘餌,吸引“吃瓜群衆圍觀”。相比起靠流量明星堆砌的(Of)綜藝節目,100萬一(One)場的(Of)答題節目實在(Exist)是太便宜了!

  

 

  最終,平台賺了流量、贊助商賺了眼球、參與者賺了獎金,還能傳播“正能量”,提高“全民素質”,聽上去真的(Of)是三全其美、一(One)舉多得的(Of)“一(One)股清流”,不(No)是嗎?

  但是,學過經濟的(Of)珊爸在(Exist)看到(Arrive)這(This)種皆大(Big)歡喜的(Of)事,總有一(One)種極強的(Of)違和(And)感——“天下沒有免費的(Of)午餐”,這(This)是經濟學十大(Big)原理之一(One)。

  那“撒币大(Big)戰”到(Arrive)底有哪些坑呢?

  吃瓜群衆——答題收益愈發微薄

  以(By)100萬/場的(Of)獎金,分給200萬圍觀的(Of)群衆,每個(Indivual)人(People)答一(One)場的(Of)獎金,平均就是5毛錢。

  這(This)個(Indivual)算式對不(No)對?乍一(One)聽肯定不(No)對:又不(No)是每個(Indivual)人(People)都能走到(Arrive)最後,怎麽可能是分給200萬人(People)呢?

  但是,從數學的(Of)角度卻可以(By)得到(Arrive)很好的(Of)解釋:每場比賽的(Of)收益期望就是5毛錢。

  沒學過“期望”概念的(Of)讀者不(No)需要(Want)去翻數學課本,我(I)們這(This)樣理解:

  假設每場題目難度相仿,分獎金的(Of)人(People)穩定在(Exist)10萬人(People)。那麽這(This)10萬人(People)每人(People)分得10塊錢——聽上去也不(No)錯,畢竟每天好幾場,加起來(Come)也能得個(Indivual)幾十塊呢。

  但是到(Arrive)底誰能成爲(For)這(This)10萬人(People)之一(One)呢?是200萬人(People)中最聰明的(Of)那些?由于(At)這(This)些題目天南海北,數理化史地生(Born)娛樂時(Hour)政無一(One)不(No)包,而你永遠不(No)知道最難的(Of)那道壓軸題是不(No)是你拿手的(Of)那個(Indivual)門類。所以(By),能走到(Arrive)最後主要(Want)靠的(Of)是——運氣。

  

 

  也許你第一(One)次就成爲(For)了那個(Indivual)幸運兒,但後面連續幾次都“差一(One)點點兒”;更大(Big)的(Of)可能是你花了大(Big)量時(Hour)間一(One)天10集地追着看,也隻有偶爾一(One)兩次分到(Arrive)了幾塊錢的(Of)獎金。

  平均下來(Come),每場的(Of)收益就是五毛一(One)塊。這(This)就是“期望”的(Of)解釋了。

  這(This)就是數學的(Of)威力,它不(No)需要(Want)了解任何一(One)道題的(Of)難度,也不(No)需要(Want)管你的(Of)知識背景。

  隻要(Want)你是芸芸衆生(Born)200萬人(People)中的(Of)一(One)員——畢竟誰也不(No)敢說自己是200萬人(People)中絕對最出(Out)色的(Of)1%——你能得到(Arrive)的(Of)就是每場5毛的(Of)期望收益。

  當然,偶爾有那麽幾場,刷出(Out)過百元的(Of)獎金,也是正常的(Of)。但那說明每300人(People)才剩一(One)個(Indivual)存活——或許去街上刮張體育彩票中獎的(Of)概率也比這(This)個(Indivual)要(Want)大(Big)。

  這(This)并不(No)意外——各大(Big)平台正是因爲(For)花100萬起到(Arrive)了吸引200萬人(People)的(Of)效果,才心甘情願大(Big)“撒币”。你的(Of)關注創造了廣告價值,而你最終又分走了這(This)部分的(Of)收益,一(One)環扣一(One)環,這(This)就是冰冷的(Of)經濟學原理。

  很顯然200萬并不(No)是圍觀群衆的(Of)上限——隻要(Want)技術和(And)網絡能支撐,500萬、1000萬在(Exist)線也很快會達到(Arrive)。或許到(Arrive)時(Hour)候獎金能增加到(Arrive)500萬——有什麽關系呢,都是簡單的(Of)數學算式在(Exist)發揮作(Do)用(Use)。

  作(Do)弊百出(Out)——普通玩家更難入局

  如果把直播答題看作(Do)一(One)場考試,那學生(Born)們用(Use)在(Exist)作(Do)弊的(Of)智慧,一(One)定不(No)比在(Exist)答題上更少。

  

 

  先說明面兒上的(Of)。有的(Of)答題平台會将題庫放在(Exist)贊助方或關聯産品的(Of)APP上,供大(Big)家“備戰”;這(This)種劃重點的(Of)方式,貌似宣揚“預習知識”的(Of)好習慣,實則是“一(One)魚兩食”将流量二次利用(Use)。這(This)些預習了題庫的(Of)人(People),自然就是持官方認證的(Of)“作(Do)弊”了。

  如果說這(This)種作(Do)弊還有點“正能量”,其他(He)層出(Out)不(No)窮的(Of)工具就是純粹的(Of)下三濫了。

  因爲(For)答題的(Of)時(Hour)間隻有10秒,用(Use)搜索引擎找答案肯定不(No)好使。但搜狗“答題助手”等多個(Indivual)工具,可以(By)将作(Do)弊高度智能化:通過語音識别和(And)屏幕OCR,自動搜索并告訴你答案。

  隻要(Want)使用(Use)另一(One)台手機來(Come)“開挂”,各種技術、非技術手段的(Of)作(Do)弊,是完全不(No)可避免的(Of)。

  當然,這(This)些都是小兒科了。

  由于(At)作(Do)弊手段和(And)答題本身具有“邊際成本極低”的(Of)特性——也就是說一(One)台機作(Do)弊和(And)一(One)百台機一(One)起作(Do)弊,成本基本一(One)樣——團夥作(Do)案幾乎成爲(For)了必然的(Of)趨勢。

  一(One)個(Indivual)題目被“作(Do)弊”出(Out)答案,幾百個(Indivual)賬号同時(Hour)加以(By)利用(Use);找不(No)出(Out)答案的(Of),自動分成3組各選一(One)個(Indivual),以(By)免全軍覆沒。

  這(This)些整齊劃一(One)、集團化操作(Do)的(Of)模式,并不(No)是危言聳聽:想想“羊毛黨”的(Of)智慧和(And)力量,可以(By)直接“薅”到(Arrive)優步出(Out)行被滴滴收購;想想一(One)人(People)操作(Do)幾十台廉價手機賺挂機獎勵的(Of)辦法,早在(Exist)第一(One)個(Indivual)網絡遊戲出(Out)現就被發明了。

  

 

  此外,平台官方也不(No)見得潔身自好——答題的(Of)數據缺乏任何公開透明的(Of)監督;假設官方在(Exist)正确人(People)數上造假,使得1萬人(People)答對的(Of)時(Hour)候,卻顯示有10萬人(People)分獎金……至少目前爲(For)止,沒有權威機構能夠保證這(This)不(No)會發生(Born)。

  這(This)就是“劣币驅逐良币”原理:作(Do)弊的(Of)人(People)輕易分走大(Big)部分獎金,越是正直善良的(Of)你,越是沒有任何優勢。

  所以(By),作(Do)爲(For)一(One)個(Indivual)“單兵作(Do)戰”,想靠聰明大(Big)腦掙點外快的(Of)吃瓜群衆,你真的(Of)還相信“直播答案”模式的(Of)美好嗎?

  知識競賽?——娛樂至死的(Of)命運難逃

  作(Do)爲(For)号稱“輕知識”類的(Of)節目,題目理應至少符合“知識”的(Of)範疇,對拓寬知識面、增長見聞、激發觀衆的(Of)學習興趣應有所幫助。

  但是從珊爸的(Of)觀察,百花齊放的(Of)答題節目,似乎并沒有在(Exist)出(Out)題方面,投入與豐厚獎金相匹配的(Of)精力。

  一(One)方面,在(Exist)題目中強行植入廣告已經是主要(Want)商業模式之一(One)了。

  例如在(Exist)某一(One)期比賽中,先是在(Exist)題目中問:“XX”(APP名)的(Of)代表形象是什麽?而該形象當時(Hour)正拿在(Exist)主持人(People)的(Of)手上——在(Exist)開場時(Hour)就已經介紹過了。緊接着,由一(One)個(Indivual)并非十分出(Out)名的(Of)演員親自接過出(Out)題權:“XXX”(該演員)沒有出(Out)演過哪一(One)部電視劇呢?當然,這(This)也早已暗藏在(Exist)在(Exist)他(He)的(Of)出(Out)場白之中。

  貌似連續的(Of)兩道送分題,對于(At)想得獎的(Of)玩家,看似是皆大(Big)歡喜——但用(Use)這(This)些手段強迫大(Big)家仔細聆聽那本已缺乏營養的(Of)廣告詞,實在(Exist)是讓人(People)無語。

  更有甚者,曾有一(One)道題目是:“XX視頻”(該答題APP的(Of)名字)四個(Indivual)字共有多少筆?10秒的(Of)時(Hour)間隻夠随意蒙出(Out)一(One)個(Indivual)答案,在(Exist)此落馬的(Of)玩家,倒是再也不(No)會忘掉這(This)個(Indivual)APP了。

  另一(One)方面,爲(For)了照顧部分醉心娛樂圈的(Of)玩家的(Of)情緒,不(No)少題目用(Use)上了時(Hour)效性極強的(Of)娛樂新聞。例如珊爸就曾見過“郭富城的(Of)妻子是誰”、“以(By)下哪位明星不(No)是在(Exist)巴厘島舉行婚禮”等題目。這(This)些适合作(Do)爲(For)八卦談資的(Of)“信息”,真的(Of)稱得上是“知識”嗎?實在(Exist)是讓人(People)疑惑。

  而就在(Exist)幾天前,“百萬赢家”中的(Of)一(One)道題目,更是讓它惹上了大(Big)麻煩:

  

 

  一(One)個(Indivual)隐退的(Of)影星居住在(Exist)哪裏,這(This)題目本身沒有營養暫且擱置不(No)說。答案中将“香港”、“台灣”和(And)加拿大(Big)并列作(Do)爲(For)國(Country)家,穩穩當當地踩中了最爲(For)敏感的(Of)政治紅線。“百萬赢家”因此被暫時(Hour)下架,幸好14小時(Hour)後就被“保釋”出(Out)來(Come)。

  非常諷刺的(Of)是,“百萬赢家”背後的(Of)老闆,正是提出(Out)“直播答題”具有正能量,還要(Want)親自主持“十九大(Big)精神專場”的(Of)周鴻祎。

  這(This)個(Indivual)事件折射出(Out),這(This)些爆款節目建立的(Of)傳播力量,與當前信息管控日漸趨嚴的(Of)政治環境下的(Of)巨大(Big)矛盾。

  回歸實質:零和(And)的(Of)娛樂節目

  珊爸可以(By)作(Do)一(One)個(Indivual)大(Big)膽推斷:“直播答題”的(Of)形式,還會火相當長的(Of)一(One)段時(Hour)間。獎金池會繼續增加;最高在(Exist)線将突破千萬;節目贊助的(Of)形式會更多樣化;當然,題目也會更加科學嚴謹,高質量的(Of)主持和(And)有趣的(Of)知識延伸會成爲(For)競争的(Of)一(One)個(Indivual)焦點。

  但毫無疑問,“直播答題”既不(No)會成爲(For)發家緻富的(Of)好幫手,也不(No)是“提升國(Country)民素質”的(Of)偉光正工具。它不(No)過是這(This)個(Indivual)“娛樂匮乏”的(Of)時(Hour)代,一(One)檔全新的(Of)綜藝娛樂節目而已。

Copyright 大(Big)連網龍科技 版權所有 京ICP證000000号  html - txt -

遼公網安備 21021702000140号

電話
客服